版權屬世界總會及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所有

來源:http://www.toastmasters.org.tw/d67web/ch/publication/2010-03/2010-03-09.htm

 

 

The Better You Write It, The Better You Say It
作者:Philip Yaffe

 

     
你曾經聽過有個格言說,溝通只不過是7%的口語,以及93%非口語,如果你聽過的話,不要理它。

 

  排除純娛樂消遣,大部分演講的目的是要傳達訊息推銷或辯護自己的觀點。某些工具像聲調變化和肢體語言是可以輔助這個過程,但是他們所能做到的僅是強調或表達出情感而已。

 

  如果你的話無法讓對方了解你所要表達的訊息,則再多的肢體語言或聲調變化都無法為你加分。因此,當你準備一篇演講稿時,你的第一個目標就必須是小心謹慎構思你的講稿,並且使用最好的字彙,或詞句來表達出你所要傳達的訊息。

 

  這就是為什麼國際演講會「Competent Communication中級溝通課程」手冊的前四篇,要注重演講稿的組織結構,包括有一篇專門針對在傳達意見和情感的時候遣詞用字的重要。至於肢體語言和聲調變化只有到第五篇和第六篇才提及。

 

  如果說演講稿對演講的成功與否是這麼的重要,你要如何做呢?

 

開始囉!

 

 很多文章和書籍針對如何寫得好這個問題都寫得不好,這是因為他們只著重在文字的使用而不是著重在文章本身的重要。如何寫好文章的方法並不多,且它們也容易了解。因此許多書籍皆大部分都談論到演講技巧。

 

舉例來說,我最近從網路上搜尋有關「清晰易懂的寫作」,搜尋到的有一則「清晰易懂的寫作-10項準則」,每一項準則提供好的建議。但是,這個方法有一個嚴重的缺失,這10項並不是真正的準則,只能說是訣竅和技巧罷了。

 

  差別在哪裡呢?訣竅和技巧告訴你要做什麼,而準原則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讓你了解為什麼你要做某件事情,好比說,做一件事,你能得到的好處,就可以讓你持續如此做。常常,當我們被告知要做什麼的時候,因而導致不好的結果。

 

  當我還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大四時,我當家教教導學生寫作以賺取零用。有一天,一個一年級的學生讓我看她教授給她的字條,上面寫著:「小女孩,我建議你,要嘛立刻離開我的班,要不然就準備被當。」我判定她在寫學校作業的時候用錯了寫作準則,因此我跟她解釋說明並讓她做一些簡單的練習,並確定她聽進去了。在學期末的測驗中原本預估可能得到「戊」的,最後得了難以置信的「乙」。

 

  這樣的例子並非單一個案。我的經驗中,當學生有寫作困難時,通常是因為他們(1)不熟悉基本準則、(2)沒有確實應用基本準則、(3)應用不當或是、(4)完全沒有遵守基本準則。

 

    相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演講稿寫作上面。過去我擔任了40年的記者生涯,也擔任過行銷和溝通的工作。我一直都感到訝異的是一些企業主管、學者、研究員和其他相當有智慧的人在表達意見時卻相當笨拙。

 

成功的準則

 

  幾年前,我曾分析過這些令人沮喪的現象,並確定三個,可以用來當做任何非小說和演講稿寫作的準則。為了加強實力和內涵,我把這些準則用半數學公式的形式列出。既為公式,這些準則不僅僅告訴你應該做的,同時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和如何正確的著手進行。

 

  事實上,這些準則就像是一種是否有效的測試劑。如果你的演講無法通過這些測試的話,最好是改寫你的講稿內容。假如通過這個測試,你才能進一步來注意其他方面的演講技巧,俾使你的演講成為一篇更好的演講。

 

  現在就來認識這些準則、公式和測試來改善你演講稿的內容。

 

一、       清晰Clarity:是否清晰並不是講者個人評定的問題。你發現你的演講內容清晰嗎?你應當要知道,畢竟那是你寫的。但是你如何確定,其內容也被別人認為清晰。根據清晰的原理,你必須遵守下面的公式:

 

Cl=EDE

 

(1)     強調什麼是最主要的Emphasize what is key of importance

 

在你開始寫講稿之前,首先你必須確定你想要讀者或聽眾能從你的演講中吸收的主要觀念,這說來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最簡單的方式是把每一件事都看做是最主要的,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把每樣都放到你的講稿中。然而,除非你有確定你所講的都能讓聽眾知道,要不然聽眾無法抓到你的重點。她們很可能因為你的冗言,而放棄聆聽或是感到無法學到什麼。

 

(2)    不強調那些次要的東西De-emphasize what is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其次,當你在寫講稿時,你必須不強調較次要的東西。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假如你真的想要讀者或聽眾能知道和記住你的主要觀念的話,你就不要讓他們迷失或混淆於太多的細節。這些細節(次要的資料)只是用來解釋和支持你的主要觀念,這些次要的資料不能強過你的主要達念。

 

(3)    消除那些不重要的東西Eliminate what is of no importance

 

最後,你必須狠心的消除那些不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因為任何的資料對你在解說和支持主要觀念時沒有一點用處的話,就必須去除掉,因為它是多餘的。

 

二、       簡潔Conciseness:為了能簡潔,你的文章必須遵循下面的公式:

 

      Co=LS

 

 根據這個公式,你所寫的東西應當如下:

 

(1)    長度應恰到好處 As Long as necessary--長度恰到好處的意思是只要能將你的重點清晰表示出來的最短長度,加上你想用來輔助的次要資料。大家應注意我在這裡並沒有提到字的多寡,因為那不重要。如果你要清晰表達你的完整觀念需用到800個字的話,你就必須用到800字。或是如果必須用到1800字,那也無妨。

 

(2)    儘可能簡短 As Short as possible--儘可能簡短的意思,是能越短就越短。這並非是因為人們偏好短的文章。簡言之,長和短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重要的是如果文章的遣詞用字太長就會傷害到文章的簡潔。讀者會下意識地嚐試想了解為什麼這些字會出現在那裏卻又無法理解,因為那些字毫無作用。

 

三、       密度 Density:跟清晰和簡解比起來,密度是一個比較不熟悉的觀念。但是它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根據密度的準則,你的文章內容應遵守下面的公式:

 

       D=PL

 

這個公式表示寫作應該包括:

 

(1)    精準的資料Precise information--使用精準的資料,而不是空泛含糊其詞的文字,文章自然就清晰。例如,如果你說

 

「這是一個熱天。」你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提到一個溫度數據則,每個人就能比較清楚了解你的意思。使用一個精準的資料,更能讓來賓對你在這個主題方面的專業有信心。

 

(2)    連結要符合邏輯Logically linked--光是準確的事實-數據-是不夠的。如果要有意義的話,數據必須被組合成資料。如能應用下述的兩個測試的話,就能夠把數據轉換成有用的資料。

 

(a) 數據測試一:切題--是否一個特定的數據真的有需要?任何的資料若無法幫助聽眾更明白或更能提升聽眾的信心,就必須去掉。

 

(b) 數據測試二:誤解--介於數據間的邏輯連結必須很清楚的,才能讓聽眾不會有不正確的判讀。為了確保這個邏輯連結清晰,儘可能靠近,最好能相鄰更好。如果數據被間隔太遠的話,她們之間的連結就會模糊不清。

 

現在,我們來看10個竅門與技巧

 

  心中牢牢記住上述的幾項準則--清晰、簡潔和密度--能讓我們再判斷下面經常被引述的「清晰寫作10個竅門」,如此就能使這些更有意義、更有用。

 

()句子保持簡短
           通常一些教材會告訴初學者說句子的平均長度是
1518個字。雖然讀者和聽眾可以接受較長的句
           子,但是當句子的長度超過平均長度時,句子的結構就很可能變差。因此就會影響文章的清晰
           度。

 

但千萬要記住,儘管句子的平均長度是1518個字,也不要規避較長的句子。一個句子結構好的長句,也經常比兩個或更多短句湊合而成來得更清晰。為什麼?因為較長的句子也可能較能展現出在不同元件間的邏輯連結。如果拆開的話,反而失去其邏輯連結。

 

()使用簡單的單字
           假如這個字長但是卻能精準表達出意思的話,就要用它。因為不用它的話,將損壞句子的清晰。
           相反的,如果一個較短的字同樣能清楚表達意思的話,就要選用它。舉例來說,「
dog」通常會
           比「
canine」來得好。又如,「change」也比「modification」來得好。

 

()使用大家較熟悉的字
         
這個可說是上述第二點的變化。如果你在兩個單字間做選擇的時候,請用大部分人能容易記住的
           字。例如「
daily」就比「quotidian」人們較常用。

 

()用字簡潔也就是遣辭用字能簡潔。

 

()動詞儘量用主動式
 主動式動詞較能強化清晰度。相反地,太多被動式就很可能會破壞文章的清晰度。

 

()按照你個人的說話方式去寫
  這是一條相當有用的技巧,但是過與不及皆非良策。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比我們寫作時用較簡單的
  字彙和句子結構。當然第一次草稿時能用自己慣用的說話方式來寫是好的。但是,當我們講的時
  候,我們的句子結構經常會變得混淆而我們的字彙也會變得不準確。這些問題必須嚴格的在第二
  次或第三次草稿時改正過來。

 

  這在寫演講稿時比在寫文件時更加重要。在一個印刷的文章中,如果人們不懂的話可以再看一
  遍,但是如果是聽演講時,他們聽不懂的話,不懂仍然存在,且無法重新再聽。

 

()使用能讓聽眾聯想到圖畫的字
  換言之,遵守密度準則。當你在陳述的時候,確認能用具體的數據來說明。

 

()所講的內容最好能和讀者的經驗有關
 
這再一次跟密度有關。也就是使用精準的資料。當你選擇一個字的時候,這個字最好能跟聽眾的
  經驗有關。如果你用一個字對讀者或聽眾來說是新的字彙時,你應該要把它的意思向讀者說明清
  楚,如果它又是你文章中的一個關鍵字的話,那你甚至在後頭有機會再次說明。

 

  同時要謹防用一些看起來是很熟悉,但在你的主題內容中卻有不同意義的字。例如:「insult」在
  醫學術語中,有著傷害或創傷的意思。因此,如果你跟聽眾說,「
insult to the heart」而沒有先跟
  聽眾解釋這個字的意思的話,可能會讓聽眾猛搔頭,而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了。

 

()文章句子應多樣化
  如果你很老實地應用我們提過的準則
--清晰、簡潔和密度,你也應該要引用不同的句子長度和結
  構來豐富你的演講內容。

 

  儘管如此,要避免使用太多的詞彙。經常變化所使用的詞彙可能會影響文章的清晰度。如果說有
  幾個字的主要意思一樣時,選一兩個用就夠了,而不用其他的單字。

 

()寫作是用來表達,而不是用來讓人有印象
  大多數非小說和公開演講寫作的目的是告知或是教導。事實上,你的演講稿寫得再好,可能會注
  意的人不多。因此,要吸引聽眾的注意,最好是能聚焦一個你想要傳達的訊息,而不是一連串的
  事實陳述。

 

以上你已看過這十個寫作的竅門,並能了解它們如何跟三個基本的寫作準則相關。如果你能善加靈活應用這三個準則--清晰、簡潔和密度--你就能夠讓你的演講更加傑出。

 

 

 

作者:飛律浦.亞夫Philip Yaffe,是比利時布魯塞爾克拉達(Claddagh)國際演講會的會員。過去他擔任過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記者。他也教授「說服式的溝通技巧」。本篇文章是他在其新書『寫、說像一個專業人士的蓋茲堡教學法』中所發表的內容。

 

 

譯者:李威霖 WilliamExcellent Toastmasters Club會員

 

出刊月份

20103月份

作者

Philip Yaffe

譯者

李威霖 William

類別

演講技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戮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