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裡可能有畫畫
公民醒不醒

昨天有朋友在「訪客留言區」分享來自「台灣爆報」粉絲專頁的文章《讀者投書:1945-1950年台灣惡性通貨膨脹(學術文獻整理)2/5》,那篇文章開頭就把台灣缺糧的原因歸咎給國民黨:

1946年台灣島內米荒的四大主要原因
(一) 國民黨政府黑心貪污
(二) 國民黨政府蓄意封存壟斷米糧
(三) 國民黨政府公然向民間「搶米」
(四) 國民黨軍隊如土匪般的搜刮搶劫民間餘糧

(很可惜的是,在我回應那位朋友的轉貼文之後,他就把那篇文刪除了,我只好把我的回應文貼出來給各位朋友分享。)

我先不論這篇講的對不對,畢竟現在就算有人提出「當時台灣缺米」的史料,「覺醒公民」們一定會說:「那是國民黨編造的,國民黨編的史料能信,XX都能吃」之類的辱罵語,以此陷入失焦的爭論。

只是我們在討論歷史問題,一定要先看當時的時空環境,看看同一時期的別國發生什麼事。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除了美國以外的所有的參戰國,不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因生產能力破破壞、交通路線被損毀、勞動力大量損失,而出現糧食缺乏的慘況。

1947年,歐洲的農業生產是1938年水平的83%,工業生產為88%,出口總額則僅為59%。

美國助理國務卿威廉·克萊頓給白宮的報告是「數百萬人正在慢慢餓死」

就連強大的英國,在1951年邱吉爾再次擔任首相時,仍實行糧食配給政策。

那時英國家戶分配到的一週糧食是:

培根火腿:85克
烹飪油脂:56.6克
起司:42.5克
肉:1先令7便士(約34克)
奶油:198.4克
糖:283.5克
茶:56.6克
糖果:737克

邱吉爾看到這份量說:「這樣的一餐還不錯」

他的幕僚告訴他「這不是一餐的量,而是家戶7天的份量」

邱吉爾才驚覺「人民正在挨餓」

我要再次強調,這是1951年的英國,糧食都還如此缺乏。

這都顯示,二次世界大戰給全球人民造成的損害,並不是在1945年戰爭結束就立即停止,而是繼續延續很長的時間。

講回1946年的台灣。

台灣有比歐洲先進嗎?

每個人都知道沒有。

台灣有被戰火破壞嗎?

每個人都知道有。

台灣的受損有比別的參戰國輕微嗎?

並沒有,台北、台南、高雄都被美軍轟炸,特別是南台灣被炸得更慘。

既然台灣的發展沒有歐洲比好,美國給予台灣的援助也還沒開始,那台灣也發生糧荒,應該是可預期的事。

我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覺醒公民」卻會堅信,1951年在歐洲還有的糧荒,在1946年的台灣就不該出現?

當然,「覺醒公民」還是可以主觀認定:即使台灣的發展沒有歐洲先進,即使台灣的損害沒有歐洲小,即使台灣的人力沒有歐洲多,台灣就一定要像美國一樣,不該出現糧荒。1946年台灣的糧食缺乏問題,不可能是戰爭導致,絕對是國民黨害的。

畢竟「相信」是很主觀的事,不需要任何客觀證據。

-------------------
附圖是《邱吉爾與他的光榮戰役》179頁。

作者:Alan MacDonald

譯者:林靜慧

知書房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戮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