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3278

越陌度阡,芒花染遍:本事劇團新作《三顆頭》音樂總監周以謙專訪

 

在台灣戲曲學院門口看見周以謙的時候,只感到這是一位多麼謙沖的人,讓人想到芒花,想到秋,想到小油坑的丹山草欲燃。芒草除了遍 野的花美極之外,還有幾個教人印象深刻的特點。其一是芒草的根不淺,連根拔起非常困難,通常我們只能攀折,同小孩那樣持在手上奔跑玩兒,但是我們很難在芒 草叢中看見攀折的痕跡,因為芒草竄得那麼快,轉眼就消弭了攀折。周以謙能夠不斷分予那麼多的芒花給戲曲各界的朋友,就是因為他的力量紮在土地上。但是那種 「紮根」從來不是一種政治宣傳式的大聲疾呼,周以謙想的是:一個人住在一個地方,不管這地方是哪裡,日子久了就會有回憶,回憶中的街景、街景中的人、人們 生活的模樣,都是創作的養分。

http://soundcloud.com/zzqa/peony

(芭蕾舞劇《牡丹亭》,音樂總監周以謙)

 

種子與土地的邂逅

 

周以謙的父親是法院書記官,從小時常領著他看京劇,母親又喜歡音樂,也可以說不知不覺間,戲曲與音樂的種子已經在他的生命中萌芽。果然周以謙後來便 在國立藝專(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開始學起音樂。不過想起在板橋浮洲上學的那段時光,周以謙最為懷念的一景,莫過於騎腳踏車穿梭在巷道時,耳際傳來的一 陣沁入心房的聲音,那是甚麼呢?是了,是胡琴的聲音,是不受建築限制,水一般流淌的胡琴聲。騎著腳踏車,風拉開了幕帷,映入眼簾的正是野台歌仔戲。周以謙 那時大受感動,那種從土地的內部湧起來的聲音,給予周以謙一道光線:他也想要寫出這樣的音樂,從土地出發,和人們親近的音樂。

 
不過「和人們親近」真不是個簡單的課題。周以謙接觸歌仔戲越久,越發現歌仔戲的一種特色:為了親近各種不同族群的觀眾,歌仔戲的音樂便會因應觀 眾的需要,加入特定的音樂元素。於是歌仔戲的戲曲音樂就像一個熔爐,南管、北管、客家小調等等難以一一計數的元素,都以不同的比例和配方,出現在各地的歌 仔戲當中。這並不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各個時代的作曲家,為了爭取民眾,常常會將民眾所熟習的音樂元素加到作品裏頭。在歐洲的音樂史上,文藝復興時代與巴洛 克時代的作曲家,為了讓一首宗教音樂獲得民眾的認同,也會將當地的民間歌謠融入到他們的作品裏頭。到了 19 世紀,國民樂派的作曲家們甚至以此為手段,將一個土地上的傳統音樂視為一種榮耀,透過音樂的創作,喚醒人民對於那塊土地的熱情。也可以說,音樂是土地發聲 的方式,而那音樂則是作曲家回顧土地與人民的手段。
 
可是那些作曲家並不只是把民謠拿過來,煞有介事地教交響樂團演奏一番之後了事。他們在民謠上面加上了一些規範,一些文化精髓的累積,使得當民謠 再現於觀眾面前的時候,不但能夠引起觀眾的熱情,同時又打開了觀眾新的視野,使他們受到美的薰陶。周以謙發現這正是其中最需要斟酌之處,「與民眾親近」其 實很容易陷入媚俗的陷阱,又彷彿父子騎驢的教訓,如果一個作曲家自己不能掌握到某種原則,只是迎合觀眾的需求,很快地曲子就會流於浮濫空洞,最後在原地踏 步,而不能開出嶄新的花。
 
風從古代來,吹醒一地芒花
 
對此,周以謙伸出他的觸角,四處去尋找解決這個矛盾的可能性。在與蘭陽戲劇團合作的期間,他結識了當時的駐團老師:莊進才老師。由於莊進才老師 本身是北管的專家,因此透過莊老師,周以謙發現北管音樂有一種極為強韌而蒼勁的底蘊。周以謙說,北管的歷史極為悠久,在清朝傳到台灣來,三百多年來已經與 台灣的土地有相當深厚的聯繫。那種緊密的聯繫,使北管的音樂厚實深沉,不容易流俗;北管音樂中的規範嚴格,聲律節拍,音韻腔牌,沒有一個細節不受規矩控 制。即使如此,北管的音樂並未因其莊嚴流失聽眾,許多的老先生至今都還深受北管的感動。北管的這種特質,大大震撼周以謙的作曲思想,並潛移默化,塑造了周 以謙在作曲上的一套原則。
 
這種原則,正與芒草的另一種特質相仿:芒葉的邊緣有銳利的鋸齒,那種鋸齒與其說是為了傷人,不如說是一種堅定原則的態度。至今還在學習北管的周 以謙,發現台灣的人很容易受到外觀影響,而沒有真正去理解一個東西的內涵。這並非指責,而只是陳述一種現象:我們缺乏一扇寬大的門,一座穩定的橋樑,讓觀 眾在舒服的感官體驗中,一路前進到美的園地。為此,周以謙在作曲上堅持音樂要從內裡,從戲劇的靈魂與思想中心向外自然地發揮出來。如此一來,音樂中的種種 質地,便不是作曲家在那邊空口說,而是能夠自然而然地被放在戲劇中的一個恰如其分的位置,反映戲劇的背景,體現文化的累積,這樣的音樂不但能作為戲劇本身 的支援,增加戲劇的張力,更能在觀眾那裏產生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
 
這些說起來那麼抽象又高深的境界,周以謙卻以實際的行動證明這些說詞並非打高空。2009 春風歌劇團演出的《雪夜客棧殺人事件》中,周以謙擔任音樂設計與編腔,他針對作品本身的特色、演員的質性、樂團的特徵,量身打造一套新的歌仔戲曲,在戲中 下了許多的苦心,將配樂與傳統的歌仔戲唱腔結合,同時又配合戲劇的內容,加入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的元素。這些看似大膽的嘗試,卻在周以謙的調控下,搭配得天衣無縫。在 2011 年秀琴歌劇團的歌仔新調《安平追想曲》中,擔任音樂總監與戲曲編腔的周以謙,以 1951 年的老歌《安平追想曲》的旋律為基礎,透過「主題引導動機」的手法,依劇情的需求發展出首尾呼應、結構嚴謹的情境音樂,歌曲的部分也配合傳統的歌仔戲唱 腔。一方面與土地連結,藉以與觀眾的品味和期待作聯繫,一方面卻又有嚴格的規範,使得本作品在藝術上得以翻出一個新的局面。《安平追想曲》能入圍第十屆台 新藝術獎,除了戲劇本身的精采演出之外,周以謙的作品本身更是功不可沒。
 
 

(《安平追想曲》,音樂總監周以謙)

 
秋意蕭索,但見鋒「芒」畢露
 
事實上周以謙之所以能夠在戲曲上面自我要求,而得以在其作品中呈現驚人的規範與結構,此事絕非無中生有。周以謙在其創作生涯中,挑戰過各式各樣 的樂種,除了戲曲音樂之外,周以謙在 2007 年 10 月與馬修連恩合作演出,在 2009 年為高雄世運編寫舞蹈配樂《海洋心,世運情》,2011 年又為台北市立國樂團創作胡琴協奏曲《歌仔風情畫》等等。他的多方嘗試,雖然看似駁雜,此外周以謙本人也不諱言其中有許多工作都是為了掙一口飯,但是這些 乍看被生活追著跑的經歷,卻在有形無形之間不斷砥礪並琢磨著周以謙創作的靈魂。雖然周以謙在創作上已然走到一個高度,但是他因為始終堅持與土地聯繫,繼承 厚實的傳統,所以才能深深紮根,能推陳出新,等到我們回過頭來,已是滿山不盡的芒花。
 
而現在周以謙又面對了一個新的挑戰。2013 年本事劇團的《三顆頭》,演員以京劇的元素闖蕩現代的舞台,劇本又以《搜神記》的魂靈直逼後現代對生死哲學的探究,以這樣的跨度為前提,劇團找到了這位一 方面有志於繼往開來,一方面又有勇於開疆闢土的作曲家。相信透過周以謙平易近人而深邃悠遠的曲子,必定能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已然親臨一處天地凝止,生死 不動的神話場域。
 
 
 
文字:楊雨樵
圖片:本事劇團 提供
 
本事劇團 簡介
本事劇團相信劇場能使人與人化去界線,彼此相遇。2012 年 3 月,邢本寧正式成立本事劇團。以原創劇本為骨,戲曲表演形式為肉,企圖探索創造全新的戲劇表演語彙和形式,演繹當代精神。本事集結了跨世代的戲曲、劇場工 作者、跨領域創作者,重探文本(本)與表演(事)之間的關聯,讓一群有本事的人,演出一本又一本的好故事。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三顆頭專欄與報導 on 2013/04/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戮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